知道这一天早晚回来
接到消息那刻,依然慌乱
亏欠,怀念
很多,不只是您

似乎不对的事
但大家都没错
理解,无奈
明天是大家长久的期盼

历经苦难无常,从未放弃
忍受孤独恐惧,倔不服输
未受教育,却总讲得朴素道理
自身难保,却总想护后代周全
骄傲的活着或死去 您当得一声
陶先生!

斯人已逝
精神永存

--致敬勤劳一生,无私奉献的劳动妇女陶良军,我的婆婆

我的婆婆

在我所看过的文学书籍和影视剧里,对于老年人的死法,有两个印象深刻的。 有一个是后代总是想着怎么还不死,对于老人的某次睡觉也在反复确认是不是死了(似乎来自《丰乳肥臀》,或者《白鹿原》,《平凡的世界》的某个片段), 有一个是电影1942,描述的是大饥荒年代全家逃难,主角的高龄母亲活活饿死,但主角始终未放弃的场景。

我万万没想过,我的婆婆会以这样愕然的方式离去。 这是一个雨季,雨不算大但下的久,我猜想这天傍晚她像往常一样,去猪圈边赶鸡出来,或者去将那条黑狗往里面迁一点,却突然遭遇屋梁断裂,瓦块跟房梁一下塌下来,也许一秒,也许半秒。 难以想象对于一个即将93岁高龄的老人,步履蹒跚,背几乎弯成90度,白发苍苍的老人会遭此厄难。我真祈求她那时没有痛苦。不说她的身体状况,那种处境下,即使我这样的壮年也恐怕难逃厄运。这真的是一个意外,但是很难接受。

她的生活已经很苦了,当我在不知她如何去世时,我很慌乱但也带着一丝解脱,毕竟从我的主观想法来看有些人活着不见得很幸福,死了反倒是解脱。我以为她是寿终正寝的,睡梦中安然离去。 甚至在得知她是被房子旁边的搭儿房打到了,我都有一丝希望他是自然老去,倒在了搭儿房后恰好碰倒了搭儿房,一些轻东西倒在了她身上。直到我赶回去看到事故现场...

我看到的是一整个搭儿房倒下了,亲人给我指了婆婆被压的位置,那里明晃晃的还有一滩血迹,我看到了如脖子一般粗的圆木断裂了,断裂处是长期被水发胀过后的那种松散的木屑! 我的心好像被重锤了一下,不敢想当时长辈们看着婆婆被压在里面有多绝望,我强行告诉自己这是一场意外,我不能乱,还有事情等着我处理。 但是也有一种浓浓的悲哀涌上心头, 婆婆光彩的一生竟然要这样结束,生了这么多儿女,儿女又有那么多子子孙孙,却落得个如此下场,悲哀,愤怒。 我想也是其他同辈的堂表兄刚来时的想法吧。

但是我没资格愤怒,我的父亲恰是婆婆的二子,他和我母亲没有陪伴在身边,但他如今也自身难保,他和母亲总想着怎么为我分忧减少我的负担。我的大伯是婆婆长子情况稍好,但他也是一团乱麻。 不能怪谁,而且我要站在父亲的立场维护我们家庭。

那时似乎最重要的是操办婆婆的后事,悲伤的事情要放一放。 绷紧了一根弦,要请哪些亲戚,怎么准备吃食,大家如何筹钱,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,什么时候出殡,怎么收拾场地... 事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好像不真实,怎么会突然就去世了。

如果真的有在天之灵, 婆婆是否会对我父亲和大伯感到失望?我想应该不会的,她的一生都在奉献。 但是我替她感到不值,有时候想起来真觉得难以接受,我心里想,死于非命,不得善终, 这样的词语竟然能与婆婆联系在一起。

我以前相信的玄学是一种随缘的态度, 但似乎这种大事也只有相信迷信了,凡人怎么能与命数抗衡呢? 如果没有意外,我想她至少还能再活5年,甚至百岁也并非不可能! 但是这绝不仅仅是天灾,也是人祸。

缅怀是奢侈的,现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情况下,人们有很多方式排解情绪。 前面几天我确实沉浸在悲伤中,今天意外发现还可以查看到之前婆婆的录像,听着声音跟她的录像,我心悲痛。 我决意要留存这些录像,并兴奋的想要分享给其他亲戚,但却作罢了,大家都要开始新的生活,人家未必想要,我会在合适的时机透露如果想要录像我则发给他们罢了。回家的地铁上我哭了,但回来后却不哭了,也不太悲伤了。

看了想要买的车发布会,小区群里违停争吵发布自己的意见, 似乎刷视频也可以回到之前的状态。 可是婆婆的事,我不记得,还有多少人记得。

其实,我能接受婆婆离世,但是以这种方式实在令人悲痛。我只希望婆婆离世时,痛苦会少一点。